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近日,首批市刻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四批全国试点、地入点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评审结果的选城先行公示》,确定15个地区作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钟便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民生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活圈多业态社区商圈,既要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全域区试生活必需品、推进家庭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首批市刻也要满足居民休闲、地入点健康、选城先行社交、钟便娱乐、民生购物等个性化、活圈多样化、全域区试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这些业态不仅囊括了超市、菜市场、早餐店、理发店、快递点等一般市民必需的生活设施,还包含了养老机构、幼儿托管点、健身房、咖啡店、宠物服务站等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场馆。
此次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将利用两年时间在其主城区社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覆盖。15个试点地区为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温州市、山东省济南市、河南省鹤壁市、湖北省武汉市、海南省三亚市、重庆市两江新区、甘肃省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商务部同时还公示了拟确定的60个地区作为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据了解,2021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先后确定了3批共150个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前三批150个全国试点地区已建设3946个便民生活圈,涉及商业网点88.82万个,服务社区居民7676万人。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记者表示,一个城市的宜居品质,从根本上讲既要有繁华的商业街区,也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民生商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加快城市商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的重要体现。自2021年开始,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其本质是民生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
据了解,北京于202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东城区等8区入选建设试点。2023年,北京共建设完成36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市覆盖率达42%,跑出了“开局加速度”。据测算,360个便民生活圈覆盖人口700.15万人,服务社区1621个,对满足市民高品质、多样化生活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2025年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的目标,北京市按照“一次划定、分年建设”的思路,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科学划定了856个便民生活圈,把便民生活圈作为全市四级商业消费空间体系的第四级——社区级,与国际级、城市级、地区级商圈,共同构筑多层次商业格局。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85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目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建设验收422个,服务1930余个社区、840余万居民。
责任编辑:游婕
- [2025-05-12 16:02] APP青少年模式被轻松破解 防沉迷”防火墙”不硬核
- [2025-05-12 15:45] 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发布
- [2025-05-12 15:38] 圩美·磨滩:小村庄里的大变化
- [2025-05-12 15:36] 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
- [2025-05-12 15:33] 安徽:专项整治防疫用品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 [2025-05-12 15:30]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 [2025-05-12 15:10] “宋元明清铜器特展”在纽约开展
- [2025-05-12 15:06]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 [2025-05-12 14:29] 吉林省加强防疫物资监管 严打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 [2025-05-12 14:25]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2025-05-12 14:21] 村子很“潮”:安徽归巢游子“唤醒”青山
- [2025-05-12 14:21]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
- [2025-05-12 14:19] 福建省消委会就“快递柜收费”发声:应先征得消费者同意
- [2025-05-12 14:11]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2025-05-12 14:10] 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安徽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见闻
- [2025-05-12 14:06]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 [2025-05-12 13:50] 黑龙江:“三个聚焦”保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
- [2025-05-12 13:39]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 [2025-05-12 13:39]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
- [2025-05-12 13:30]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